|
立夏以來,煤市突然變得不溫不火。
秦皇島港煤炭積壓量,早超過了堆存警戒線;鄂爾多斯(600295)開始推行“統購統銷”,以圖限產保價;貴州省取消了每噸200元的“出省費”,鼓勵煤炭外銷;電煤市場價逐漸逼近合同價……
諸多跡象表明,全球經濟和國內經濟正在明顯放緩,倒逼煤炭需求萎縮、價格下調,“黃金十年”面臨終結。
作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,過重的煤炭消費,引發了高排放、高能耗等諸多并發癥,黑金模式確實難以為續。
擁擠的港口
6月18日,“2012中國國際煤炭加工利用及煤化工展覽會”在京召開。會上,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梁嘉琨說,“未來幾十年內中國能源主要依靠煤炭的格局不會改變”。
當日,秦皇島煤港卻“凄風冷雨”。秦港煤炭庫存漲至破記錄的945.61 萬噸,把800萬噸的警戒線踩在腳下,接近了秦皇島港1050萬噸的最大容量。
而大量的煤炭,仍通過大秦鐵路,源源不斷從晉陜蒙運來。高峰時,這條鐵路一天就可搶運電煤129萬噸。
煤價在無助地下跌。6月18日,晉北大同6000大卡動力煤車板價下降30 元/噸,跌至660 元/噸;秦皇島港5500 大卡山西優混平倉價下降25 元/噸,跌至725 元/噸。
6月19日,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行業資深分析師李廷預測,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平倉價,最低將降至630~650元/噸。李廷說,“結論貌似有點悲觀,但這是通過歷史比較、國內外比較,以及結合現實得出來的”。
秦皇島港,“中國煤炭市場風向標”。從2003年到2011年,伴著瘋漲的煤價,這里迎來送往的除了資源,就是資金。
下游需求不足、南方電廠運煤積極性不高,導致港口煤炭堆積如山!斑@對北煤南運的整條物流鏈都是巨大影響,晉陜蒙、環渤海港口、南方都在受累”。
據其介紹,目前秦皇島港已經啟動了疏港應急方案,但日均調入煤炭量仍高于調出量8.7萬噸,壓港問題嚴峻。
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副總經理李學剛介紹稱:“庫存量持續增高,沿海消費減少,進口煤又增加了3000多萬噸,都決定著未來煤價的下行”,“長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港口庫存量激增都是普遍現象,煤滿為患困擾著整個行業”。
統計數據顯示,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超過9300萬噸,可用28天以上,是歷史最高水平。
6月13日,國家能源局在“2012年全國電力迎峰度夏新聞發布會”上預測,高峰時段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將在1800萬千瓦左右,較去年減少近一半。
另據新華社消息,河北省交通廳為了緩解該省當前港口煤炭場存壓力,防止電煤在高溫下自燃,已在主要港口建立了“滯港煤種預警機制”。
目前,擁有秦皇島、黃驊、唐山三大輸煤港口的河北港口群,積壓電煤已超1600萬噸。
中國煤炭“一哥”神華集團,在今春啟動了“三線南下”戰略,即神華煤通過京廣、京九、京滬三條南北大干線,拓展新市場。
另外,神華開始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新建加油站,擬正式啟動儲備多年的“直接法煤制油”產品銷售。在分析人士看來,這都是神華應對煤炭滯銷的舉措。
不僅是電煤。鋼鐵全行業虧損,影響到相關的焦炭和焦煤行業。今年前4個月,中國焦炭出口量同比下降82.8%。
在“武鋼養豬”鬧得沸沸揚揚時,6月11日,山西焦煤集團突然簽約雙匯,也準備進軍該行業,業界一片嘩然。山西焦煤集團煤炭銷售總公司市場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樊利亞告訴《財經國家周刊》記者說:“煤炭市場到了轉折點”。
|